Space Is Human
空間是人性的 Paul Matthews/陳脩平譯 Posted on Dec 28, 2011 in Movement Academy Project


1921年, Fritz von Bothmer 受Rudolf Steiner之邀,為斯圖嘉特的華德福學校發展體操教育。Bo thmer覺得自己無法擔此重任時,史代納只是建議他"享受" 這份任務。順著這樣的建議, 他漸次發展出一系列給兒童的體操練習。 他並不從動作的抽象觀念入手。而就是從動作本身開始。 他開始問一個問題"什麼是人類真正的動作?"由此開始, 他觀察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了解這個源頭的問題, 也讓我有勇氣從事成人及兒童的體操教學。Ralph Waldo Emerson 在一篇論自然的散文裡寫道"人類本是渺小如侏儒, 只有當被靈性充盈消溶時, 人類的存在才能以其充沛的流動佈滿虛空" 這或許看來只是一段美麗的文字,但 Bothmer 也有類似的直覺感受,他開始尋找實際可行的方法, 讓這樣的認識可以啟發人類的動作。他無法接受"人類肢體"( William Blake用語,後以布雷克稱之) 只是一組機械般的槓桿在抽象的空間中運動,那是古老的" Swedish Drill"學派的看法。但Bothmer 的見解是,人類的意識向外伸展,穿透我們的指尖; 而空間觸及人類的身體,直入我們的內在。 那由光而來的整全智慧以其振動的結構支撐著人類的存在。
如果你看著兒童的身體動作,就可以清楚看見這樣的空間經驗。 想像八歲的孩童第一次進入體操館,一開始動作怯生生的, 但有著與生而來的優雅和流動性。他們幾乎還沒被地球的重力拖住。 跨過平衡桿時,他們有股內在的信心,知道宇宙空間會撐持著他們。 遇到阻撓時,他們和障礙物玩耍。他們不被障礙物阻擋。 體操教師只需要連結那在孩童內裡運動著的東西。 還不需要有正式的動作練習, 可以鼓勵他們由日常生活的圖像來發想-伐木,搖鈴,搭屋, 越過千呎深的峽谷而下方有鱷魚等等, 就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想像, 許多的活動也可以搭配簡單的韻文導引成韻律活動。當然, 當孩子漸漸覺知到自己是分離的個體時, 他們也會失去前一階段那種自然而然發生的動作, 而需要進一步的挑戰。Bothmer認識到這點, 他設計的練習也配合他觀察到的兒童發展。相較於之前的" 自由表達"無疑地,這階段的孩子需要較規範性動作。 但他並不發明那些動作,他會說他是發現了那些藏在人性裡的動作。
發現反重力(LEVITY)
Bothmer 的第一組正式練習仍是在玩耍的氛圍裡-"在輕與重之間玩耍" 在水平線下與上之間玩耍(水平線是以手臂向側伸展形成的)" 一開始,上帝創造了天與地"-這兩極形成了我們創意活動的空間。 一般來說,人們只認識到地心引力這種作用力量,但Bothmer 堅持提出另一種看法,那是一股支撐的,向上提升的輕盈力量-"L EVITY"很難找到一個語詞來表達( 主流科學幾乎還沒開始這樣的研究), 但是若我們想要超越現行物質化傾向的的運動觀, 我們就要嘗試把它說清楚。一個可能的表達方式(雖然太過簡化, 但我覺得十分有幫助)是從投影幾何衍伸而來的:
[圖-關於中心點的兩種體驗]
這張圖給予兩種關於中心點的不同體會-一是放射爆破式的, 另一則較柔軟,具有支撐力,由週邊的空間向內縮而形成的。 這正是布雷克想表達的,他寫道"你嗅聞眼前花朵的芬芳, 而無人知曉如此細微的花心如何能散放出馥郁香甜的氣味, 人們忘了,在中心之內永恒敞開 不朽之門"這兩種中心的體驗也是體操練習的兩種可能性。 當我們做重量訓練或身體雕塑的動作時, 我們是從中心向空間突刺而出;我們與他人和空間相遇, 把他們當作分離的他者,像是異於我們的存在。 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事物把我們向中心擠壓-車陣裡的噪音, 受迫於時間的追趕等等。現代的許多體育活動-馬戲訓練, 對競賽之重視等-更進一步加強了這種向中心擠壓的傾向。 我並不想將這一類的活動視為完全無用。要在這世界裡強韌地生存, 當然必需要能夠站穩一個立場,與他人相抗衡來測試自己的力量, 而不是一直在幻想夢境中。然而, 這樣的緊逼情況到了某一個程度就會違反了人性。 我們變成受制於自己的肌肉,而不是讓它們為自由靈性而工作。
諷刺的事是運動員使用類固醇的現象, 人類完全地為著外在目的而犠牲,我們可以問- 是人還是用了藥的人體機器破了世界記錄?多年前, 我曾在電視上欣賞奧林匹克比賽,年輕的體操選手Nadia Comeneci在平衡木上的表演。 我與世界上其它千千萬萬人一起屏氣凝神地欣賞著她動作中的優雅美 麗。播報員也同樣著迷並讚嘆道"哇噢! 想想她的神經元必需多麼迅速地工作著,讓她可以做出那樣的動作! "這又讓我倒吸了一口氣- 思及我所注視著的美麗竟然與Nadia 內在深處的存在無關, 而是大腦裡一些高度程式化的機械裝置的呈顯。
Bothmer注意到在我們身體上過度強調這種放射式的中心, 會導致肉體的緊張、綑綁住意志的力量、 並可能帶來突發的暴力或野蠻行為。 他開發的練習帶著生動的想像畫面, 使我們可以開始安住在另一種中心之內,被週遭的空間所包覆, 被鑲嵌在空間的律動裡, 而不是在無垠的宇宙中感到渺小和微不足道。這聽來很怪, 但這其實是我們每日經驗到的一部份, 除非我們對其缺乏覺知因此忽略了這個感覺。 無論是洗個手的姿勢或是體操動作, 其實並無法清楚地從一個人的動作中看出, 他是否帶著身週的空間一起運動,有韻律地回應著空間, 還是切斷與空間的聯繫而動作- 只是一小叢肌肉及骨頭跌跌撞撞地工作著。事實上, 我們開始找尋一種語言來描述,比如我們說某人的動作似乎" 被綁在大地上",或是另一人的動作帶著"一股輕盈之氣"。
體操老師可以更有意識地、務實地應用這種直覺式的語言。例如, 在給較大孩子的一組Bothmer體操練習裡, 地水風火等四大元素的特質是一系列動作的基礎。在我的工作中, 我可以了解所有這些練習的關鍵, 真的是對應到人類動作的每個面向。 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並判斷他是缺少哪一種元素。 兩個最顯著的例子,一是看起來過於土相,骨骼的特質太多, 過於僵硬,在姿勢轉換過程中缺乏流動感;另一是太過水相, 缺少背脊骨的支撐。 古典的理想中認為真實的人性裡應該是這四種質素均勻地混合。 了解孩子動作展現出來的特徵,我可以依循觀察結果調整練習方法。 我會要求孩子誇大水相的特質,把肌肉從骨頭中釋放出來。 或者我會鼓勵他們大方地填滿空間, 使得他們的動作不再那麼閉鎖在身體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群工作者 的頭像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