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慈心花園
2012/10/31 15:43

講者/ 詹雅智 老師


整理/幼兒園 林尚頤


本篇文章是整理自2012/10/06 慈心幼兒園班親會 詹雅智 老師的演講紀錄,由於需要將演講的內容書面化,因此將部分的演講內容順序作了一些調動,也因此導致平鋪直述的文章遠不如實際演講過程精彩,若您期望能夠一睹演說的風采,請讓我們一起期待雅智老師的下一場演講。


l 談父母、家庭


常聽到很多家長在談華德福教育不能怎麼樣或應該怎麼樣,有時候會讓我們自己都無所適從,好像是戴著華德福的大帽子,心裡面也產生許多華德福教育的迷思,我想我們需要強調華德福教育的精神性,教育本身便是在追求一種身、心、靈的平衡狀態,一種中庸之道,在天、地、人、宇宙萬物之間取得平衡,所謂真理應該都是不變的也都是共通的,所有的改變與生活節奏都需要取得自己、家庭的平衡;在這些年的觀察中,我認為上一代與這一代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是不同的,在以前生活困苦的年代,為求生活已經頗不易,父母容易過度忽略孩子的需求,而在現今生活條件良好的世代,則是常會看到父母過度的保護孩子,也由於我們處在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各方而來的資訊充斥,我們很容易取得各種的教育論述,反而很難判斷甚麼樣的教育或方式是最好的,但身為父母,我的建議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適合自己也適合自己的家庭。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可以每件事情都作對而不犯錯,尤其是特別關心孩子的父母特別會害怕犯錯,我想要提醒在座的家長,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要當父母了,都需要知道人生需要取捨,既然已經成為父母,就需要作好準備了解到自己的人生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變,否則真的會與自己過不去,期許大家當個聰明的父母吧,盡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平衡;孩子在小的時候特別需要照顧,而孩子也無法幫我們做甚麼樣生活上的安排,所以身為父母或孩子身邊的大人需要負責妥善安排生活時間與節奏,但這也不是要父母沒有了自我、沒有夫妻生活、沒有時間甚麼都沒了,我們也希望同時能兼顧經濟上的考量,這其實很不容易作到,但生命本就並非完美,只要我們很清楚這對孩子是好的,就絕對是有價值去作;因此在我們的家庭中,首先是自己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夫妻兩人或是主要家庭成員(成人)很清楚共同的生活重心與方向,慢慢地找到每個家庭自己適合的方式,因為家庭教育很難複製也無法複製,這是由於每個家庭本來就都不一樣,生活本身充滿了細節與瑣碎的組成,但只要透過努力不斷的嘗試、修正,我們都可以找出對我們自己的家庭最適合的方式。


家庭教育是無法取代的,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透過家庭如何去守護我們孩子,我相信沒有100分的父母,在生活中我們盡力的分出優先順序,也盡力為家庭、為孩子作到最好,過程中不要過度的苛求自己與另一半,華德福教育中談到父母是孩子自己選擇的,所以孩子在天堂就已經知道我們會這樣了,我們在地球上評判的價值比較世俗,當我們還在天堂時比較看的開也看得遠,讓我們對自己有信心一點,透過慢慢地調整找到平衡,不要因為今天的演講就造成天翻地覆的調整。


l 談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有共通性、普遍性與差異性,我們可以理解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而每個孩子需要的似乎也很相近,06歲的孩子最需要陪伴、遊戲(玩)、愛與溫暖,這些好像也都是很基本的東西,我們不會要求三歲的孩子需要寫數學,由於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父母若希望可以理解孩子的需求就需要透過觀察,也由於孩子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需要父母的保護,因此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父母就需要幫孩子思考甚麼樣的東西是適合孩子的,例如喝母乳的媽媽就很清楚,媽媽吃的東西會影響到母乳的分泌,母乳讓孩子吸收後透過排泄可以了解他的消化狀況,但是孩子漸漸大了,在食物上的選擇,我們就比較容易忽略,我想父母可以設想自己是一個沒有防禦能力的人像個孩子,我會希望我被如何的對待呢?也許我們會存疑這些東西真的影響孩子很深嗎?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確實是很重要的,父母如何得對待與保護,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慢慢地孩子大了之後生活的節奏就變得很重要,作息、媒體、飲食都是很平常的事物也很容易被忽略,它也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有時候因為孩子大了,而且在我們的意識中並沒有這麼清楚,經常我們會覺得內心擺盪無法確定這是否需要堅持還是妥協,也就是我們無法意識到這是重要的事情,因此我們才猶豫了、忽略了這些事,但如果我們真的在意這件事而且可以看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許我們無法馬上找到有效的辦法,只要我們有心就會不斷的思考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好的,你的心會告訴你這就是答案,觀察孩子讓我們了解細微的事物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l 談界線


現在得家庭或許是孩子生得少,我常看到許多家庭過度的尊重孩子,許多事情都詢問孩子的意見或是常常帶孩子去大賣場購物,我們可以想想自己在做決定的過程,你可以發現作決定並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我們的孩子還沒有自主決定的能力,我們也不應該讓孩子承擔這樣的責任,這是一種過度的要求,或許在時代的趨勢下,我們會認為這樣是尊重孩子,但這樣過度的選擇也會讓孩子變得太過自我,有時候家長帶孩子來參觀幼兒園也會會問孩子要不要來這間學校念書,想想對18歲的孩子而言,要考慮哪一間大學、系所都是很困難的,何況是幼兒園的孩子?如何能期待他作決定呢?相同的家長問孩子在學校快不快樂?你要不要來上學?都是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要求,小孩並不是小大人,小孩就是小孩!


大家可能會認為我們這樣的教育不是這麼制式,所以很多規範沒這麼明確,所以上課也晚晚來,但是孩子的作息規範必然是大人的教養造成的結果,比如我們逐一的思考孩子遲到的原因,慢慢推導與思考,會發現也只有孩子身邊的成人可以幫助這個孩子調整他的生活作息,有節奏的生活,我們的身體會有感覺,而規律的節奏跟意志力是有直接的關係的,在我的經驗中,身體的學習跟認知的學習有很大的差距,在優律詩美的學習中,我的頭腦以為我知道了都懂了但是我的身體卻作不出來,認知的學習是知識性的學習是一種訊息傳達與接收,而真正去作的時候卻會有落差,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身體的學習是比較深刻也比較難的,孩子幼小的時候頭腦沒有這麼清楚,所以讓孩子的身體透過有節奏、規律學習,慢慢就可以體會身體比較有智慧,而頭腦是認知的,因此現在有很多人說的出來卻作不出來。


所長奶奶的小分享


我們需要去形塑我們的家庭自己的「型」,在學校我看到很多孩子常常裡外不分,上課的時候想說話就說話,很多細節與規範分不清楚,家庭可以讓孩子透過生活知道內外的分別以及人我之間的分別;早期的台灣生活是有文化的,無論在如何困苦的家庭都有自己家庭的「型」,比如每年只有兩次可以穿上新衣服的機會,一次是中元節一次是過年,是跟節氣、祭祀有關,慢慢長大上小學後有了制服,而制服就是只有上課可以穿,下課回家就要先脫下來掛好,睡覺的時候要穿睡覺的衣服,並不是美美的公主睡覺衣,而是破了不能穿出門的衣服就是睡覺的衣服,在村落、農村中有自己的文化,一般質樸農村家庭仍然有「型」,如用餐的時候,家中的長輩要先吃飯,吃完以後才換小孩子開始用餐,我們現在的學校、班級都有自己的型,身為家長要找回自己的主體並形塑自己的家庭,否則就會一直跟隨著別人的建議在改變,沒有辦法找到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型,這個型需要有意識的被看待,回到自己的主體,就好像我們希望孩子有禮貌,就需要從家庭開始作起。


延續所長奶奶的分享,我常常在學校的失物招領看到很多沒有人要認領的物品,感覺到現在的孩子擁有的物品是不是太多而不會珍惜,丟了不會去找,看到了也不知道是自己的,我想惜福也是我們希望讓孩子學習到的,健康簡單的生活並有節奏,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我們的身體其實需要的很少,讓孩子擁有的剛好、有品質也不過量,當我只有兩支筆可以使用的時候,不見了一支我就一定會去找,這不是經濟又實惠,又資源不浪費!


再來我希望父母可以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的影響是很深的也不容易改變,習慣讓我們不需要思考就知道這樣作(例如物歸原處的習慣),基本的生活習慣最好能夠在幼小的時候養成,孩子透過模仿學習,我們也可以跟著孩子一起作,孩子慢慢大了也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作,我們可以回家思考在我的家庭應該要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界線也需要透過教導讓孩子學會,家庭中定好的規則就須要遵守,與孩子說好的約定要作到,我們孩子都很聰明,會發現在某些時刻就可以得到平常要不到或是可以作不能作的事情,如孩子會發現當父母很忙的時候,或是家裡有客人的時候,特別容易可以要到平常要不到的東西;再者我想提醒父母要給予孩子「品質時間」,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品質時間」就是在一天的節奏中,父母固定的時段保留給固定的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時間不必很長但是很有品質,父母親可以同時或分開時間,時間可以是10分鐘或3分鐘端看自己的家庭適合甚麼樣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滿足單獨與父母相處的需求。


我們今天的演講並不是要提出很多的教養原則與規範,正如一開始所提及的家庭教育很難複製,我們應期待每個家庭可以形塑出屬於自已家庭的「型」,我只有一個小的建議方向,我們可以思考人一輩子要擁有什麼是最有價值的?健康、快樂、熱情都是我們重視的,我並不是希望可以提出哪些價值應該就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要如何去教養我們的孩子,在華德福教育中常常談到的身、心、靈或是意志、情感、思考,我們試著從身體開始思考,就可以理解健康是重要的,而健康的生活就是應該從小開始,而健康的議題可以再延伸到心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就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家庭裡人與人的關係,於是我們不應該讓孩子認為所有事情都是孩子優先,長幼有序是很重要的,不能所有的事情、規範都解放了,再來可以思考精神、靈性上的健康是如何,最後希望在座的家長們好好享受當父母的過程,雖然真的是很辛苦但是卻是很珍貴的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群工作者 的頭像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

    社群工作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